您的位置: 教育教学 教学科研

读《于丹〈论语〉心得》有感

    按照邛崃职教中心2013年暑假读书安排,其中我再次阅读了我很喜欢的《于丹〈论语〉心得》一书。该书最大特点的是,直指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心灵,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,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,运用了作者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,通过诠释经典中的智慧,找到解决当代人生存和心灵问题的钥匙。本文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,总结并解读《论语》和孔子的智慧、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。其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,流畅亲切,感性自然,又多格言警句,深入透辟。读后感受良多。

    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,平易近人,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、温暖的生活态度。正如易中天所说:“孔子只有温度,没有色彩”。本书封面赫然印着“《论语》的真谛,就是告诉大家,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”,这是全书的基调。扉页有作者手书:“道不远人,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,学习成长”。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,以经典诠释智慧,以智慧诠释人生,以人生诠释人性,以人性安顿人心,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。

    《论语》,流传了2500多年,它的经典语句,影响着世代中国人。

    《论语》这部书,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,做人的规矩、道理。在我的心目中,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,可是现在,于丹教授将一般人艰涩难懂的《论语》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,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,用深入浅出的语言,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,阐述其深刻内涵。其中分为:天地人之道、心灵之道、处世之道、君子之道、交友之道、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,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,用许多浅显的故事,将《论语》变得懂俗易懂。该书看似很朴素的语言,却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,更简单的说: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。她的许多独到见解,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,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,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,心里明亮了许多;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,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。
    通过阅读学习,尤其是《于丹〈论语〉心得》诠释的“为人处事”,给我以下的感悟:
    (一)为人之道。在市场经济、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,因为生活节奏快、工作压力大、竞争激烈等问题,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,有的人精神世界空虚,很多人心态不平衡,有的甚至怨声载道。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,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,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?《于丹〈论语〉心得》告诉我们,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,做一个有意义的人,就要做到:精神富足、心理健康、积极生活、和他人和睦相处,尊重别人,诚实守信,遵守职业道德。作为教师,在工作上,要做到爱岗敬业,热爱学生,关爱学生、为人师表、教书育人等。
    于丹教授对《论语》的感悟是快乐的、丰富的、给人启发的。通过读《于丹〈论语〉心得》,我学会了修身养性,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。只有以淡泊的襟怀,旷达的心胸,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,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,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,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:快乐地生活
   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,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,又是一个正直、坦率、宽容的友人,犹如一面可以映射我们的道德情操、品性修养的镜子,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。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,所想表达的意义,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,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,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,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、有价值的人生,这大概就是《于丹〈论语〉心得》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!
    《论语》的真谛,就是告诉大家,怎么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。  
    《论语》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,适应日常工作与生活秩序,找到个人坐标。
    很喜欢这本书,它让心灵净化,让品性得到升华。
    作为教师,在教书育人中,如何把这份感受与学生分享,让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,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